预防先天残疾,守护美好未来!家长要做孩子健康的“防火墙”

2023年8月25日

第七个“全国残疾预防日”

今年的主题为

预防先天残疾

守护美好未来

残疾预防关系儿童健康、家庭幸福

提高残疾预防意识尤为重要

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残疾预防知识

守护孩子的健康与未来残疾预防

一、什么是残疾预防?

残疾预防是针对常见的致残原因,如遗传、发育、外伤、疾病、环境、行为等危险因素,采取有效措施和方法,预防或减少致残性疾病和伤害的发生,限制或逆转由伤病引起的残疾,并在残疾发生后防止残疾转变成残障。

二、为什么说残疾的发生和发展是可防可控的?

世界卫生组织指出,利用现有技术可使至少50%的残疾得到控制或使其延迟发生。

提倡优生优育,可以减少先天性残疾的发生;脑瘫儿童如能早期干预,多数患儿可显著改善功能;开展康复治疗,能使大量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,减轻残疾造成的功能障碍。

三、什么是三级残疾预防?

目前我国对残疾采取了三级预防措施。

第一级预防是预防疾病和致残性伤害的发生。主要通过免疫接种、咨询及指导、预防性保健、选择健康生活方式、重视合理行为及精神卫生、安全防护等措施来实现。

第二级预防是防止疾病和伤害导致残疾。主要通过早期筛查、定期检查、控制危险因素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,早期医疗干预、早期康复治疗等措施来实现。

第三级预防是防止残疾发生后出现更严重的残障。需要通过康复训练、辅助器具适配、无障碍环境改造、康复咨询、医疗及护理措施以及社会支持等来实现。

预防儿童残疾

孩子的残疾预防主要涉及孕前、孕早期和出生后三个阶段。

比如,通过乙型肝炎检查,在孕前就可以确定自己是否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。如果是,可以使用乙型免疫球蛋白阻断传染,避免乙型肝炎母婴传播。

同时,女性在孕前3个月至孕早期3个月补充叶酸,可以降低生育神经管缺陷后代的风险。出生后,则需要通过疫苗进行疾病的预防。

对于智力低下、运动发育迟缓、语言发育落后、多动症、孤独症等已存在高危因素的儿童,早期干预则可最大限度预防和减轻儿童残疾。

那么,想要有一个健康宝宝,父母应注意哪些问题呢?

1.进行婚前和优生优育咨询

夫妻有家族性遗传病史,如先天愚型,父母有较严重的心、肝、肾疾病,在婚育前应该向有关专家咨询,以避免先天性疾病致残。

2.加强孕期保健

孕妇应保证足够和均衡的营养:多吃高蛋白、低脂肪的食物,如牛奶、瘦肉、鸡蛋等;多吃富含多种维生素的食品,如胡萝卜、绿叶蔬菜、水果等;适当补充富含钙、铁、锌、碘与微量元素的食品,如蛋类、豆类、谷物、海带等。

3.定期进行产前检查

产前B超检查可以进行胎盘位置、胎龄的判断及多胎的测定,还可以较准确地测量羊水量,有助于决定是顺产还是剖宫产,避免异常分娩造成的胎儿损伤,正常的孕期B超检查做1~2 次即可。

4.避免药物的不良影响

许多药物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,对胎儿产生不利的影响。所以,怀孕后切不可自作主张吃药,生病时应咨询医生是否用药或改用非药物治疗方法。

5.注意维护身体健康

不生病或少生病。如母亲患风疹,就可能导致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、唇颚裂或其他畸形,所以维护孕妇的健康极为重要。

日常安全问题及预防

日常生活中,一些安全问题,也会导致儿童残疾的发生,家长应格外注意!

1.预防烧烫伤

据资料统计,90%儿童烧伤源于家庭,原因主要三个方面:一是致热源放置不当,如热水瓶、开水壶、热菜、火炉等;二是电器电源防护不当,如儿童因玩耍家用电器或触摸电插座致伤;三是大人缺乏警惕性,疏于看护。

家长应该注意:家中热水瓶等器皿不要放在地上;家长手持热物时应远离孩子;不要让孩子在厨房等区域玩耍。

2.预防跌、坠落

不同年龄段儿童生长发育和认知程度都有所不同,1-3岁的儿童运动和平衡能力较弱,易从楼梯、台阶、学步车、家具或游戏器械上跌倒和坠落。

5-9岁儿童刚刚能独自活动,认知能力尚不健全,对自己行为的控制能力有限,即使知道有危险,自己也很难避免。

家长应该注意:跌坠落的伤害不完全与高度成正比,警惕矮处跌落;不要在窗户下、阳台上放置可供孩子攀爬的物品;家中尽量安装不能全部打开的窗户。

3.预防药物误食

近年来,无论是从媒体报道,还是身边发生的事例,总是能听到儿童误服药物这样的消息,有的甚至造成了严重后果。

家长应该注意:把药物放在孩子够不着、拿不到的地方;把孩子的药物和大人的药物分开放置;定期清理药物。